存放區總覽
Artifact Registry 可讓您儲存不同類型的構件、在單一專案中建立多個存放區,以及將特定區域位置與每個存放區建立關聯。本頁說明相關考量,協助您規劃存放區的位置和組織方式。
建立存放區時,請同時考量建立構件的內部程序,以及消費者使用構件的方式。
每個存放區都會與特定構件格式建立關聯。舉例來說,Docker 存放區會儲存 Docker 映像檔。您可以在同一個 Trusted Cloud 專案中,為每個格式建立多個存放區。
存放區模式
標準存放區
標準存放區是存放私人構件的一般 Artifact Registry 存放區。您可以透過這些存放區直接上傳及下載構件,並使用 Artifact Analysis 掃描是否有安全性漏洞和其他中繼資料。
如要建立標準存放區,請按照「建立標準存放區」一文的步驟操作。
存放區位置
您可以在支援的
區域中建立一或多個存放區。適合的存放區位置可讓資料消費者在延遲時間、可用性和頻寬費用之間取得平衡。貴機構也可能有特定的法規遵循要求。
專案結構
資源階層結構是您在 Trusted Cloud 專案中整理資源的方式。您選擇的結構取決於資料控管需求、信任邊界和團隊結構等因素。
在多專案機構中設定存放區時,一般有兩種做法。
- 集中管理存放區
- 在單一專案中建立所有存放區,然後在存放區層級授予其他專案主體的存取權。如果貴機構的存放區管理和存取權都由單一使用者或團隊負責,這個方法會更有效。
-
- 專案專屬存放區
- 在專案中建立存放區,儲存及下載構件。如果您有資料控管政策或信任界線,需要更精細地控管專案層級的資源,可能就必須採用這種做法。
存取權控管
除非您將存放區設定為公開存取,否則只有具備適當權限的使用者才能存取存放區。您可以在專案或存放區層級授予權限。
部分 Trusted Cloud 服務會使用預設服務帳戶和預設權限,存取同一個 Trusted Cloud 專案中的存放區。不過,這些預設值可能不適合您的軟體開發程序,或不符合貴機構的安全性或政策規定。如果發生下列情況,存放區管理員必須明確授予這些服務存放區存取權:
- Artifact Registry 位於與互動服務不同的專案中。
- 您使用自訂 IAM 角色搭配預設服務帳戶,而非預先定義的角色。
- 您並未使用服務的預設服務帳戶。 Trusted Cloud
如要授予其他主體存放區存取權,必須由存放區管理員授予權限。請遵循最低權限安全原則,授予最低必要權限。例如:
- 您將 Artifact Registry 中的容器映像檔部署至多個不同專案的 GKE 叢集。這些叢集中的節點服務帳戶只需要存放區的讀取權限。
- 您有應用程式的開發存放區 (適用於開發中的應用程式),以及應用程式的發布存放區 (適用於已發布的應用程式)。開發人員需要開發存放區的讀取和寫入權限,以及生產存放區的唯讀權限。
- 您有一個包含範例應用程式的示範存放區。銷售團隊只需要唯讀存取權,即可下載試用版。
資料加密
根據預設, Trusted Cloud by S3NS 系統會使用以 Google Cloud 技術為基礎的 加密金鑰,自動加密靜態資料。如果您在保護資料的金鑰方面有特定的法規遵循或監管要求,可以建立以客戶自行管理的加密金鑰 (CMEK) 加密的存放區。
Artifact Registry 也支援組織政策限制,可規定必須使用 CMEK 保護資源。
標籤
標籤可讓您整理特定 Trusted Cloud服務的資源。在 Artifact Registry 中,您可以為存放區新增標籤,以便將存放區分組或依標籤篩選存放區清單。舉例來說,您可以依據開發階段或團隊,使用標籤將存放區分組,以利自動化或結算。如要進一步瞭解如何建立及使用存放區標籤,請參閱「為存放區加上標籤」。
後續步驟
除非另有註明,否則本頁面中的內容是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 4.0 授權,程式碼範例則為阿帕契 2.0 授權。詳情請參閱《Google Developers 網站政策》。Java 是 Oracle 和/或其關聯企業的註冊商標。
上次更新時間:2025-08-18 (世界標準時間)。
[[["容易理解","easyToUnderstand","thumb-up"],["確實解決了我的問題","solvedMyProblem","thumb-up"],["其他","otherUp","thumb-up"]],[["缺少我需要的資訊","missingTheInformationINeed","thumb-down"],["過於複雜/步驟過多","tooComplicatedTooManySteps","thumb-down"],["過時","outOfDate","thumb-down"],["翻譯問題","translationIssue","thumb-down"],["示例/程式碼問題","samplesCodeIssue","thumb-down"],["其他","otherDown","thumb-down"]],["上次更新時間:2025-08-18 (世界標準時間)。"],[[["\u003cp\u003eArtifact Registry allows for the storage of various artifact types in multiple repositories within a single project, each with a specific regional or multi-regional location.\u003c/p\u003e\n"],["\u003cp\u003eRepositories can be standard, for private artifacts; remote, for caching external artifacts; or virtual, for providing a single access point to multiple upstream repositories.\u003c/p\u003e\n"],["\u003cp\u003eRepository locations can impact latency, availability, and network egress costs, and creating them in the same region as other Google Cloud services can improve performance and reduce expenses.\u003c/p\u003e\n"],["\u003cp\u003eCleanup policies can be implemented to automatically delete or keep artifact versions based on tag state, prefixes, and age, helping manage storage and maintain organization.\u003c/p\u003e\n"],["\u003cp\u003eAccess to repositories can be managed at the project or repository level, and can also be restricted by implementing download rules, to ensure secure artifact access and control.\u003c/p\u003e\n"]]],[],null,[]]